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标题: 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公告(全篇文言文) [打印本页]

作者: 码头发布    时间: 2016-5-22 21:20
标题: 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公告(全篇文言文)


原标题: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公告 全篇文言文你读懂多少

浙江在线05月22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张冰清)昨天,浙江大学师生的朋友圈被一篇“雄文”刷屏了。这篇文章通篇文言文,是浙大发布的120周年校庆第一号公告。

今年的5月21日是浙大119岁生日。庆生的同时,浙大正式启动了120周年校庆倒计时一周年系列活动。校庆公告在启动仪式上首次亮相。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启真笃学,求是育英。公元二○一七年五月二十一日,将值浙江大学建校一百二十周年,适甲子之逢双,肇华诞之隆庆……”

公告由浙大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徐同教授、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韩梦琳同学共同朗诵。在低沉浑厚的男声和清亮甜美的女声中,浙大120年历经的风雨和辉煌被娓娓道出。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启真笃学,求是育英……”

公告发布没多久,浙大的师生、校友就纷纷在朋友圈转发。

有人称赞文笔了得,“中文系的老师们真是厉害。”也有人感叹自己古文素养不够,没怎么看懂,“求翻译成白话文!”

浙大罗卫东副校长在朋友圈评论道,“此篇公告乃中文系主任胡可先等诸位教授合力完成,体现了浙江大学人文学科的雄厚历史底蕴,集中展示了中文系古典文学学科的风采,让人耳目一新。要切实改变人们对浙大有知识无文化的偏见,需要更多师生校友的共同努力。既要有重大活动的文化设计,更要有从身边细节着手的点滴积累。其中,老师同学以及广大校友的人文素养和文化气质,无疑是学校文化最好的窗口。加油吧!”

据悉,这篇公告由浙大人文学院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的楼含松、陶然、王德华和胡可先教授合力创作。

其中楼含松是总策划,另外三位教授先各自写了一份初稿,最后由陶然教授统稿完成。

胡可先告诉记者,文章几易其稿,每个字眼都细细推敲,发布的前几天都还在不停修改,“不知道改了多少遍。”

胡可先说,公告的总体思路是把浙大的历史、现状和特色全部展现出来。里面多处借鉴了浙大的校歌。

记者问胡可先,有些学生表示看不懂,您愿不愿意把它“翻译”成白话文?他果断拒绝,“古文怎么能翻译成白话文,翻译过来韵味就全没了。”

虽然校庆公告古风浓重,但整个启动仪式其实是“古”“新”混搭。

仪式全程通过互联网进行直播,全球各地的浙大校友都能参与到母校的庆生当中。期间,副校长罗卫东和腾讯副总裁黄海友校友还启动了“互联网校庆”。

罗卫东划开大屏幕上的锁屏后,屏幕上出现一个微信视频聊天页面,随后陆续播放了中科院院士、浙大医学院教授陈宜张,竺可桢学院毕业生江紫嫣,浙大“网红”教授苏德矿和斯坦福大学浙大校友会发来的祝福视频。

据介绍,“互联网校庆”将借助网络平台提供信息发布、活动直播、寻找校友、网上祝福、公益众筹等服务。



作者: 外行看热闹    时间: 2016-5-22 21:35
http://zjnews.zjol.com.cn/system/2016/05/22/021160260.shtml
作者: 2176635018    时间: 2016-6-7 15:53
这一定是位老教授写的,不能不佩服他的古文功底!如果青年教授写的,真的不便恭维了!现在是什么时代了
    还写这个,公开作为广告发出来[注意,不是在学术座谈会上],有意义吗?!最近,有个‘狂人’向中央财政提了个意见:堂堂中国,发行新币,百元钞票上还有个错字,把100元,印成了100圆!。。。仔细想想,意见是正确的!我们实行文字改革,这么多年了!香港,台湾同属祖国,同胞们也一定会理解或已经习惯了的!再说了,是在祖国心脏北京发行的呀!大家想想,公告中出现这样的广告,不正如同这个笑话吗!?本人从教多年,请原谅实话直说!教师教书育人,理应带头执行国家政策法令。。。[学术讨论除外,文言文立著,古风诗体等],妥否?请行家指正。




欢迎光临 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http://www.zhengjimtc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