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观建筑] 南京城墙博物馆设计方案出炉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9万

帖子

2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318

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优秀版主宣传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08:0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码头发布 于 2017-5-5 08:10 编辑

  

为了限高,博物馆地上地下各两层。


整体效果图。
扬子晚报记者昨天从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获悉:酝酿已久的南京城墙博物馆设计方案最终确定。博物馆定址秦淮区边营1号,建筑上采用南京城墙经典的“马道”元素和半透明幕墙,紧邻的中华门尽收眼底。博物馆建筑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领衔团队设计,他另一件为南京人熟知的作品,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年等到
真正的博物馆
没有“像样”的博物馆
是南京城墙多年的“缺憾”
选址边营1号即原沈万三陈列馆
缺少一座可以充分展示历史、文化、艺术内涵的博物馆,一直是南京城墙的“缺憾”。1997年利用台城段城墙内部空间打造的“明城垣史博物馆”,仅7个陈列厅及接待厅。2014年南京城墙全线开放以及领衔中国明清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后,新建一座博物馆,能够和南京城墙“全球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重要意义相符合,越来越多地被提上议程。国家文物局也曾明确提出要求,南京城墙博物馆要“立足新起点,注定新标准,铸就新高度,打造成传世文化精品工程、城南文化新地标”。
去年9月,南京城墙保护中心确定新馆选址边营1号即原沈万三陈列馆,该建筑紧邻中华门,原为现代所建仿古建筑。南京城墙博物馆所在地,将重新进行打造,并向全球征集设计方案。
两名院士与故宫、南博“掌门人”等当评委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球征集吸引了国内外一流建筑设计团队。最终入围的4个候选方案中有3个是院士的设计作品。“罕见的激烈角逐,可谓是最高规格的设计比拼。”
而参与终评的专家组阵容则更加“星光熠熠”,汇集了2名院士、中国三大博物馆中2名“掌门”: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郑时龄任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愷、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知名规划专家叶菊华工程师、东南大学教授陈薇及江苏省文物局多位专家组成。
经过多番评审、论证、比选、细化,南京城墙博物馆建筑最终确认的设计方案,由中国工程院何镜堂院士领衔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团队所设计。这也是何镜堂院士继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之后,再次操刀设计南京的文化地标建筑。
今年年内开工建设,2019年上半年正式开放
根据设计方案,南京城墙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展览面积5000平方米,建成后将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墙专题博物馆,是中国古代城墙历史与文化的专题博物馆,也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展示地,是“可观、可游、可读的新地标”。据介绍,新馆预计耗资2.8亿,今年年内开工,明年完成主体建筑,2019年上半年正式开放。
院士的
“匠心独运”
中华门瓮城
成博物馆最大的“展品”
紧邻城墙严格限高,呈现地上地下各两层
据介绍,博物馆的建筑平面呈“L”形,部分保留现有的沈万三陈列馆,将西侧绿地地下空间进行改扩建。由于博物馆与城墙一街之隔,设计也严格遵循《南京城墙保护条例》,对建筑限高,形成地上地下各两层空间。其中,地上一层为公共服务区,设有展厅、接待大厅、咖啡厅和学术沙龙专区,地上二层为学术沙龙办公区和报告厅;负一层为临时展厅,通过扶梯可达到地上展厅;负二层为文物收藏区和附属功能区,包括文物库房、地下车库、文保工作区及设备用房等。此外,在不影响城墙现有景观的同时,建筑风格也与老门东的建筑风格相匹配。
外立面采用半透明玻璃幕墙可以节能
博物馆的另一个特点在于采用了半透明的玻璃幕墙作为外立面。如此,游客从建筑内部向外望去,能清晰地看到中华门古朴厚重的城墙和设计独特的瓮城。除去馆内的基本陈列、临时展览等,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城堡——中华门瓮城成为博物馆最大的“展品”。
而从外向博物馆内部看,则是模糊效果,玻璃幕墙会映射出周围城墙、秦淮河、大报恩寺、老门东建筑群的景观,博物馆仿佛穿上“隐身衣”,自身建筑体量消隐了,更好地融入了周边的古城风貌。记者了解到,这种半透明的玻璃幕墙采用三层中空设计的夹丝反射玻璃来打造,内嵌金属层和高性能太阳能热保护膜,可以有效减少阳光的入射率,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南京城墙的“马道”成建筑外观一大特点
设计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博物馆西侧三段反向攀升、长40至50米的坡道。这一设计的灵感就来源于南京城墙中华门瓮城、神策门瓮城上的马道。
沿坡道向上,是屋顶的观景平台,居高可一览四周风光。在博物馆闭馆时,市民、游客也可从外部沿着三段斜坡式马道登上观景平台,得到沉浸式、故事性的全景观览体验。坡道和顶面也将进行景观设计,用石材和绿植错落有序铺置,成为一个开放式的城市公园。

http://mp.weixin.qq.com/s?src=3×tamp=1493942743&ver=1&signature=wE1gAF5LX7BZ6-fPje1rp5vH*Vbd45nBTpWn4Y5R0fRWVEyD9gRTz1du0XpqcDfLW3Fa0OWla3gQla7rsox0PsYW5cj98SOn8D1KrnsKSsPUabwPFcfXSlP9DlrMVIJD2d-gOBHt2bbK9PrR5kvQJVXgtZdCoNu2mB4ngS3m58w=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6-8 16:14 , Processed in 0.374727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