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短篇小说的开头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9万

帖子

2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318

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优秀版主宣传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15:0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短篇小说的开头 我接触过不少写小说的朋友,他们的创作多是从写短篇、写小小说开始的,待到有过写中篇、写长篇的经历后,往往才得出结论,感到最难写的其实还是短篇小说。


关于短篇小说的开头
  我接触过不少写小说的朋友,他们的创作多是从写短篇、写小小说开始的,待到有过写中篇、写长篇的经历后,往往才得出结论,感到最难写的其实还是短篇小说。
  小说创作没有更多的经验可言,所谓文无定法是也。具体怎么写,得靠作家自己揣摩。不过,一般来讲,小说创作也有它遵循的基本规律,即传统理论关注的人物、情节、环境“小说三要素”。小说的开头,往往关照了“三要素”的基本内容。与此同时,小说创作还讲求思想或者说是思考。相对而言,中篇长篇的篇幅要长一些,腾挪的空间无疑要大得多,因此中篇小说、长篇小说的开头往往可以写得从从容容,可以“言不及义”,甚至可以“顾左右而言他”,我们从许多世界名著里,可以找出不少脍炙人口的经典。试举几部中、长篇小说的例子,且看大师们如何开头: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里是这样开头的:“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里的开头是:“幸福的家庭大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法国作家阿兰贝·加缪的《局外人》却这样开头:“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而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在中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开头是:“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念念不忘。‘每当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你那些优越条件。’”——这些精妙绝伦的开头,总是令人过目不忘,总是跟后面的文字浑然一体,相得益彰,让后辈人拍案叫绝、感到无法超越!
  而短篇小说的开头,相对来说难度更大。从两三千字到一万多字,因受篇幅限制,动笔伊始,得考虑小说开头的“基本任务”:一,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吸引读者的眼球;二,引导读者认识人物,融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三,确定叙事语气,为小说的语言铺设底彩;四,尽快介入情节,引入矛盾冲突。当然,小说开头要完成的“基本任务”,往往不能一一兼顾。怎么办呢?得靠作者或者作家认真领悟。最近,我阅读和重温了一些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一边读,一边思考,还一边摘录——对于喜爱小说的人来说,这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为了把这种愉悦放大,不妨将部分短篇小说的开头公诸于后:
  你问我看到这个女孩子有什么反应。好吧,我来告诉你。看到房间那个很大的橱柜了吧。我一路跑到这里,然后爬进那个橱柜里自己解决了。别以为我那样做的时候心里会想着那个女孩。没有,那样我会受不了。我在想象中让自己缩小成三英尺高。这样做高潮会来得快些。看得出,你认为我肮脏下流。不过,完事后一般都要洗手的,要比普通人洗的次数多。那样我会感到好一些。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吧。——(英国)伊恩·麦克尤恩《与关在橱柜里的人对话》
  卡特四十二岁结婚时,对他来说,这是一次多么有安全感的名副其实的婚姻啊。他甚至顶欣赏教堂婚礼仪式的每个时刻,只除了当他扶着茱莉亚走下前廊时,看到了若瑟芬在抹眼泪。——(英国)格雷厄姆·格林《永久占有》
  斯坦因在冬天找到了屋子。十二月初的某个时候他打来电话,说:“喂。”然后沉默着,我也沉默。他说:“我是斯坦因。”我说:“我知道。”他说:“你还好吗?”我说:“你有事吗?”他说:“我找到了。”我有些茫然:“你找到什么了?”他不耐烦地答:“屋子!我找到屋子了!”——(德国)尤迪特·海尔曼《夏屋,以后……》
  整整十五年了,我没有看见过我中学的一位同学奥尔梅桑。我只知道,他在发了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又挥霍殆尽之后,在巴黎为外国人当导游。——(法国)纪尧姆·阿波利奈尔《导游》
  塞尔日·隆迪耶的剧上演了三个多月,而庆祝百场演出的日子临近了。每天晚上从八时起,剧院前的广场哜哜嘈嘈的像个蜂房入口。演出场场爆满,开幕前十分钟,剧院里就一个空座也没有了。——(法国)于贝尔·尼桑《看不见的门》
  爱米丽·格里尔小姐过世了,全镇的人都去送丧。男子们是出于敬慕之情,因为一个纪念碑倒下了。妇女们呢,则大多数出于好奇心,想看看她屋子的内部。除了一个花匠兼厨师的老仆人之外,至少已有十年光景谁也没有进去看看这幢房子了。——(美国)威廉·福克纳《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赫克特生来就是个头脑迟钝的人。一天夜里,他醒来时听到雨点打在玻璃窗上,就想起了他那埋在潮湿坟墓里的年轻妻子。这可是件新鲜事儿,因为这么多年来他都没想到过她,要是想到过的话,他心里就会好受一些……——(美国)贝纳德·马拉默德《失踪的坟墓》
  佐因卡·米尔豪早在大学时代就显示出非凡的文学才华。有一次,她用文采斐然的笔触,用德语转述了奥尔良少女(指圣女贞德)的痛苦情怀,使得教师一激动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都没法来上课。接踵而来的又一次胜利,是把优秀校园女诗人的桂冠永久戴在了佐因卡头上……——(俄罗斯)苔菲《天才》
  可爱而又温和的彼得罗夫每年都要大发雷霆一回。这样的事通常是攒到他休假的时候发生。他坐上火车,众目睽睽之下……——(俄罗斯)亚历山大·雅可夫列夫《煎菠萝》
  静子,你是知道的,如果说从孩提时代起我就失败,那么,这都是由于爱而导致脆弱的缘故。当静子的事占据了我整个心田时,我不由地用双手拍打着自己的双颊,仿佛它可爱极了。——(日本)川端康成《少女心》
  一个好的开头,往往奠定了短篇小说的成功。因此,短篇小说的开头,最能体现作家的功夫,也是对作家智慧与才情的一大考验。我这样说,好像没有太多的理论依据。对了,辛弃疾有过一篇《美芹十论》,是拿它献给皇帝的,说自己喜欢吃芹菜,皇帝老倌儿不一定喜欢吃芹菜(南宋皇帝确实不喜欢吃辛弃疾这道“芹菜”)。这比喻有点儿不伦不类了。其实,我只是想跟喜爱小说的朋友们说,大家在分享优秀短篇开头的时候,无论学习也罢,消遣也罢,且慢慢品咂,若能作一番认真的揣摩和比较,对我们短篇小说的创作,兴许会有些启发和补益……


  我接触过不少写小说的朋友,他们的创作多是从写短篇、写小小说开始的,待到有过写中篇、写长篇的经历后,往往才得出结论,感到最难写的其实还是短篇小说。
  小说创作没有更多的经验可言,所谓文无定法是也。具体怎么写,得靠作家自己揣摩。不过,一般来讲,小说创作也有它遵循的基本规律,即传统理论关注的人物、情节、环境“小说三要素”。小说的开头,往往关照了“三要素”的基本内容。与此同时,小说创作还讲求思想或者说是思考。相对而言,中篇长篇的篇幅要长一些,腾挪的空间无疑要大得多,因此中篇小说、长篇小说的开头往往可以写得从从容容,可以“言不及义”,甚至可以“顾左右而言他”,我们从许多世界名著里,可以找出不少脍炙人口的经典。试举几部中、长篇小说的例子,且看大师们如何开头: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里是这样开头的:“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里的开头是:“幸福的家庭大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法国作家阿兰贝·加缪的《局外人》却这样开头:“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而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在中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开头是:“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念念不忘。‘每当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你那些优越条件。’”——这些精妙绝伦的开头,总是令人过目不忘,总是跟后面的文字浑然一体,相得益彰,让后辈人拍案叫绝、感到无法超越!
  而短篇小说的开头,相对来说难度更大。从两三千字到一万多字,因受篇幅限制,动笔伊始,得考虑小说开头的“基本任务”:一,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吸引读者的眼球;二,引导读者认识人物,融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三,确定叙事语气,为小说的语言铺设底彩;四,尽快介入情节,引入矛盾冲突。当然,小说开头要完成的“基本任务”,往往不能一一兼顾。怎么办呢?得靠作者或者作家认真领悟。最近,我阅读和重温了一些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一边读,一边思考,还一边摘录——对于喜爱小说的人来说,这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为了把这种愉悦放大,不妨将部分短篇小说的开头公诸于后:
  你问我看到这个女孩子有什么反应。好吧,我来告诉你。看到房间那个很大的橱柜了吧。我一路跑到这里,然后爬进那个橱柜里自己解决了。别以为我那样做的时候心里会想着那个女孩。没有,那样我会受不了。我在想象中让自己缩小成三英尺高。这样做高潮会来得快些。看得出,你认为我肮脏下流。不过,完事后一般都要洗手的,要比普通人洗的次数多。那样我会感到好一些。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吧。——(英国)伊恩·麦克尤恩《与关在橱柜里的人对话》
  卡特四十二岁结婚时,对他来说,这是一次多么有安全感的名副其实的婚姻啊。他甚至顶欣赏教堂婚礼仪式的每个时刻,只除了当他扶着茱莉亚走下前廊时,看到了若瑟芬在抹眼泪。——(英国)格雷厄姆·格林《永久占有》
  斯坦因在冬天找到了屋子。十二月初的某个时候他打来电话,说:“喂。”然后沉默着,我也沉默。他说:“我是斯坦因。”我说:“我知道。”他说:“你还好吗?”我说:“你有事吗?”他说:“我找到了。”我有些茫然:“你找到什么了?”他不耐烦地答:“屋子!我找到屋子了!”——(德国)尤迪特·海尔曼《夏屋,以后……》
  整整十五年了,我没有看见过我中学的一位同学奥尔梅桑。我只知道,他在发了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又挥霍殆尽之后,在巴黎为外国人当导游。——(法国)纪尧姆·阿波利奈尔《导游》
  塞尔日·隆迪耶的剧上演了三个多月,而庆祝百场演出的日子临近了。每天晚上从八时起,剧院前的广场哜哜嘈嘈的像个蜂房入口。演出场场爆满,开幕前十分钟,剧院里就一个空座也没有了。——(法国)于贝尔·尼桑《看不见的门》
  爱米丽·格里尔小姐过世了,全镇的人都去送丧。男子们是出于敬慕之情,因为一个纪念碑倒下了。妇女们呢,则大多数出于好奇心,想看看她屋子的内部。除了一个花匠兼厨师的老仆人之外,至少已有十年光景谁也没有进去看看这幢房子了。——(美国)威廉·福克纳《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赫克特生来就是个头脑迟钝的人。一天夜里,他醒来时听到雨点打在玻璃窗上,就想起了他那埋在潮湿坟墓里的年轻妻子。这可是件新鲜事儿,因为这么多年来他都没想到过她,要是想到过的话,他心里就会好受一些……——(美国)贝纳德·马拉默德《失踪的坟墓》
  佐因卡·米尔豪早在大学时代就显示出非凡的文学才华。有一次,她用文采斐然的笔触,用德语转述了奥尔良少女(指圣女贞德)的痛苦情怀,使得教师一激动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都没法来上课。接踵而来的又一次胜利,是把优秀校园女诗人的桂冠永久戴在了佐因卡头上……——(俄罗斯)苔菲《天才》
  可爱而又温和的彼得罗夫每年都要大发雷霆一回。这样的事通常是攒到他休假的时候发生。他坐上火车,众目睽睽之下……——(俄罗斯)亚历山大·雅可夫列夫《煎菠萝》
  静子,你是知道的,如果说从孩提时代起我就失败,那么,这都是由于爱而导致脆弱的缘故。当静子的事占据了我整个心田时,我不由地用双手拍打着自己的双颊,仿佛它可爱极了。——(日本)川端康成《少女心》
  一个好的开头,往往奠定了短篇小说的成功。因此,短篇小说的开头,最能体现作家的功夫,也是对作家智慧与才情的一大考验。我这样说,好像没有太多的理论依据。对了,辛弃疾有过一篇《美芹十论》,是拿它献给皇帝的,说自己喜欢吃芹菜,皇帝老倌儿不一定喜欢吃芹菜(南宋皇帝确实不喜欢吃辛弃疾这道“芹菜”)。这比喻有点儿不伦不类了。其实,我只是想跟喜爱小说的朋友们说,大家在分享优秀短篇开头的时候,无论学习也罢,消遣也罢,且慢慢品咂,若能作一番认真的揣摩和比较,对我们短篇小说的创作,兴许会有些启发和补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6-12 11:36 , Processed in 0.454125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