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品牌,你是一“名”惊人,还是一名“惊”人?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6224

荣誉管理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12 12:1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周一的时候,给大家分享了一篇《品牌,从名片开始!》反响还蛮热烈的,热烈得有点出乎小编的意料呢(请容许我得瑟一下)!其实,品牌吧,第一印象还真的蛮重要的!

打个比方,如果你和一美女约见面,如果她
情景一
化了淡淡的妆容,优雅地踩着高跟鞋,一袭雪纺的白纱裙,面带微笑,两个小梨涡显得俏皮可爱,用清脆甜美的声音向你打了个招呼“Hi,你好”,缓缓走向你,你的感觉是?
情景二
头发没梳,刘海油成一条条的,眼角还挂着颗眼屎,穿着广场大妈款的花裙子,踢着双蓝白拖,很粗狂豪放地和你打招呼“喂,傻X,没看见我在这吗?”,然后勾勾食指,让你过去,你的感觉是?(请容我大胆猜想:即使她颜值再高,估计你也会装不认识,假装接电话溜之大吉吧?)

当然,品牌还不至于能像个真人,通过言行举止给出“第一印象”。那品牌给予消费者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有人说,是LOGO,有人说是店面,有人说是名字,无论还有哪些答案,小编还是觉得“名字”是品牌与消费者初见时,最重要的“第一印象”。

一个好的名字,可以承载一个品牌的内涵,传达品牌的主张和承诺;对于企业来说,所取的名字最好能准确向消费者传达品牌的内涵,令品牌更具亲和力,显得更精致。提醒一点,这个内涵意义,是不需要花教育成本的(即别妄想去教育消费者)。因此,在做一个新品牌策划的时候,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为你的产品取一个动听的名字了,未来说不准就是一笔很大的无形资产!(最近也听说,我们总裁班里的童鞋在筹备推出新品牌,这篇你得认真看看了,呕心沥血的整理啊~~~)



名字取得好 顾客买得早
可口可乐能在中国所向披靡,除了积累百年的品牌,还因为它有一个无可比拟的中文名字:可口可乐!这可是一直被认为是广告界翻译得最好的品牌名称,不但保持了英文的音译,还比英文更有寓意。

可口可乐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大家可能早有耳闻,但它的命名过程,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1927年,首次出现在中国FromEMKT.com.cn的可口可乐用的不是“可口可乐”,而是曾用名“蝌蝌啃蜡”(这是个什么鬼,反正听这个名字,我就觉得恶心到不想买)。名称产生的联想还真的不少:一者有黏糊糊不停蠕动的蝌蚪,二者味同嚼蜡。

由于联想不太好,一听就感觉不好喝,加之可乐本身怪异的味道,企业不得不在第二年贴出了悬赏征集译名的广告。当时身在英国的一位上海教授蒋彝,便以“可口可乐”四个字击败其他所有对手,拿走了奖金。“可口可乐”的名字就此横空出世

现在看来,可口可乐真的捡了个“大便宜”了,350英镑换来今天在华数十亿的销售额!也正是“可口可乐”这个名字,令其抢占了无数中国消费者的心智高地,并且至今仍无可取代。

这个名字成功帮助可口可乐公司由一名“惊”人,摇身一变成为一“名”惊人,还惊了全世界!那要如何做到一“名”惊人呢?这是所有企业家在夜晚睡觉时垫高些枕头,好好想想的。小编也整理出以下两点,仅供参考(如果没有效果,那一定是你打开的方式不对!)


借势地域特色作链接
品牌要做到家喻户晓,尤其是对于一些初创品牌,大声把你“是什么”、“能干什么”向大家喊出来!如果你拥有地域认知优势,(例如新疆会想到哈密瓜,长白山会想到人参),好好借用一下,能帮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蒙牛就是一个灰常好滴栗子。

作为一个乳制品企业,它借用了中国人民对内蒙古的美好认知,想到内蒙脑子里就自然浮现大草原,因此这个品牌从一进入消费者的视野,就获得了消费者的认知印记:天然,纯净。这一点对这个品牌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大的便捷,说提供了一条捷径,一点也不为过。

然而,相信所有人磕破膝盖也想不到,听说当时蒙牛想要起得名字是:吹牛!!!(估计当时整个品牌团队脑洞大开了真是!)虽不知真假,但只能庆幸最后没有采用,不然估计现在的广告语要念成:“吹牛,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强健神州梦想!”、“吹牛特仑苏,一个好的选择”……想想都醉了。

每个地区都有消费者易产生共鸣,达成共识的点,品牌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将产品或品牌名称与这个点做好的、自然的链接。


借势文化魅力作联想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信息的泛滥,获取与消费者沟通的机会显得极其珍贵和稀有。在相对浮躁的社会,给予品牌解释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就算解释了,消费者也未必就信啊)。这就要求我们能一句能说清楚的,绝不说第二句。名字亦如此。(很多时候,品牌说少点,留给消费者多点想象空间,也是极极好的)。

在品牌塑造的过程中,文化属性的作用就好比一只无形却强而有力的手,如果顺势而为,礼貌握手,那大家相处得就会很愉快,品牌进入市场后就欢腾地蹦跶在成功大路上;如果逆流而上,拳拳相对,那只会拼个头破血流,说不定之后就灰溜溜地卷铺盖走人了!古人那句“入乡随俗”还是要听的!

提个小问,提到“巴依尔”你会想到什么?你会想到的是蒙古人?还是高端德系汽车?估计很多人会想到前者,毕竟蒙古有个叫“腾格尔”的歌手还蛮出名的,已经森森滴印在消费者脑海里了,导致这个名字带有浓浓的蒙古草原味。

事实上,这是当年宝马在初入中国的品牌名称,一个对中国消费者没有任何意义的名字。直到1992年,宝马公司才正式更名为宝马,符合中国人对于速度的的认知:在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马,如果有人拥有一匹“汗血宝马”,那可是非常珍贵,意味着拥有可日行千里的速度啊!这也使得宝马渐渐占领国人的心智。

外国品牌进入中国需要有个好翻译,中国品牌走出国门,走向全球,拥有一个给力的外国名字,必须符合国外沟通语境,尊重当地市场审美与使用习惯。插个坊间笑话,听说在中国最火的火锅品牌海底捞,就是因为使用了一个对于“米国人民”毫无意义的名字——haidilaohuoguo——这使得老美弄不清这到底是家卖什么的餐馆,所以无法产生认知。

说到最后,一句话,名字=敲门砖,做品牌一“名”惊人不是做不到,而是你的策略和方法没有运用得当。从地域、从行业、从自身资源都可以找到很好的信任支点,让你一“名”惊人,当然前提是所有的策略得要围绕核心价值展开。

其实取名的技巧还有很多,例如福建厦门的鼓浪屿岛上,就有很多很有特色,能令人印象深刻的店名,比如什么“陈罐西式茶货铺”(听说与张伯芝华仕酒吧面对面,下次去的时候要拍个照)、“晓三开的奶茶房”、“联邦调茶局”等等,一听就知道卖啥,又借了明星、话题的势,容易记,又有趣。

差点忘了个重要的栗子,你看我们公众号的名字:【老鞠说】。平常我们称呼一些年纪比我们大,抑或差不多,但感觉很亲切的人的时候,都习惯在前面加个“老”字,比如,老刘,老张之类的。“老鞠”这名字一听就知道是个有经历有阅历有实料爱唠叨爱分享的人,老鞠都说啥呢?说得都是点点滴滴的实诚干货!其实更多的干货还是在堂上(毕竟这里是二手的),这里仅为九牛一毛!

好!广告做完,我可以滚粗了!临别一言:亲~帮个忙动动手指点一下右上角的那三个点呗!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MDIxMDAyMw==&mid=207101229&idx=1&sn=f96bdafa5d25149eee2bdee08ee4d1ff&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禁止复制,征集码头版权www.zhengjimt.com
禁止复制,征集码头版权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6-7 01:43 , Processed in 0.418185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